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今天想谈谈哈佛那位叫蒋雨融的女大学生,大家之前应该都有所耳闻了。
蒋小姐在哈佛搞了个演讲,结果因为内容假大空、英语水平感人,再加上她那迷之自信的劲,直接在网上炸开了锅。
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“精英”,但是能把精英人设玩成翻车现场的,这位蒋同学绝对算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。
蒋小姐演讲翻车后,网友们可不闲着,直接把她家底儿扒了个底朝天。什么父母背景啊、推荐信内幕啊,全都给抖搂出来了。
按理说,这时候正常人都会选择低调做人吧。可这位蒋同学偏不,人家直接注册了个自媒体账号,跟网友正面硬刚。
见过找死的,没见过这么上赶着找死的。
蒋同学的回怼堪称当代互联网行为艺术。她上来就是一句“那些觉得我演讲烂的,我就笑笑”,这居高临下的姿态,活脱脱一个现代版“何不食肉糜”。
为了证明自己演讲牛逼,她还搬出外国网友的点赞截图,说什么“你们去TikTok看看外国人怎么夸我的”、“演讲完多少人给我起立鼓掌”。
很奇怪,在中国互联网上用外国人的评价压中国人,这不是明摆着找骂吗?
这事搁在公关教科书里,绝对能当反面案例。
本来舆论都快消停了,她非要跳出来火上浇油。但凡她稍微懂点危机公关,说句“感谢大家批评指正,我会继续努力”之类的场面话,这事也就过去了。可她偏不,非要跟网友死磕到底,结果硬是把个人演讲争议升级成了全民扒皮大会。
这波操作下来,不仅自己成了全网笑柄,连带着父母、母校、同学全被拖下水。
这哪是哈佛精英,分明是坑人专业户。
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蒋同学为了立人设,居然反咬一口说自己当年在母校被霸凌。可看她这怼天怼地的架势,要说她霸凌别人我倒是信。这种为了自保不惜把身边人都卖了的做派,活脱脱一个现实版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。她母校估计现在肠子都悔青了,早知道培养出这么个白眼狼,当初还不如把录取名额给条狗。
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,一个能考上哈佛的“精英”,居然能蠢到这种地步。按理说能进世界顶级学府的,智商情商总得在线吧?可这位蒋同学用实际行动证明,学历跟脑子真不是一回事。
她完美诠释了什么叫“高学历低能”,在学术上可能是个尖子生,在为人处世上却像个巨婴。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还真不少,仗着有个名校光环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,殊不知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笑话。
更讽刺的是,蒋同学这波操作居然意外拯救了另外两个处在舆论风口的人物——黄杨钿甜和董小姐。
这就好比娱乐圈的生存法则:当你深陷丑闻时,最好的公关策略就是等更大的瓜出现。
蒋雨融这出“精英现形记”一上演,立刻转移了公众注意力,让那两位顺利度过危机。黄小姐和董小姐真该给蒋同学送面锦旗,上书“救命恩人”四个大字。
这场闹剧最值得玩味的是它折射出的社会心态。为什么一个哈佛学生的演讲能引发这么大争议?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家对“精英”这个标签爱恨交加。一方面我们崇拜精英,另一方面又对精英的傲慢深恶痛绝。
蒋雨融的翻车之所以引发全民狂欢,正是因为她完美踩中了这两个雷区,既顶着精英光环,又表现得像个跳梁小丑。
我想起中国有句老话叫“万民怒,而诸侯惧”。意思是说再牛逼的人物,面对汹涌民意也得低头。可这位蒋同学倒好,直接来了句“我就笑笑”,这已经不是无知了,简直是愚蠢他妈给愚蠢开门——愚蠢到家了。历史上多少王侯将相都不敢轻易挑衅民意,她一个学生倒是勇气可嘉,可惜用错了地方。
说到底,蒋雨融事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:在这个全民围观的时代,真正的精英不是靠学历镀金,而是要有自知之明。与其费尽心思证明自己多牛逼,不如学会低头做人。毕竟装出来的牛逼迟早露馅,而真正的实力从来不需要张扬。这位哈佛姐们要是能明白这个道理,也不至于把一手好牌打得这么烂。
最后送蒋同学一句话:互联网是有记忆的,你今天说的每一句蠢话,都会成为明天的黑历史。
至于黄小姐和董小姐,真该给这位“救命恩人”磕一个,没有蒋同学的愚蠢衬托,哪能显出你们的“正常”呢?
智慧优配-互联网股票配资网-股票配资公司网站-实盘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